一周很快过去了,精彩的脑科学领域,有什么你不可错过的?
Brainnews为你呈现
1.全球第一个灵巧且有感觉的假手已经成功植入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据EurekAlert2月5日报道,一名瑞典女性已经成为骨神经肌肉植入物的第一个受体,此前她曾遭遇过手部截肢,如今她用此植入物来控制灵巧的手部假肢。医生以手术的方式将钛植入物放置在两个前臂骨骼(桡骨和尺骨)中,使电极扩展到神经和肌肉中,从而提取信号,控制机器人手,并提供触觉感觉。这项手术使机器人手成为现实生活中第一个临床可行、灵巧且有感觉的假手。这一重大突破是欧洲DeTOP项目的一部分。
阅读链接:
全球第一个灵巧且有感觉的假手已经成功植入
2,CellStemCell:研究人员开发出大脑类器官用于研究认知障碍!
来源:细胞
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模拟了两种大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神经精神疾病的起因带来了曙光。通过利用直接从病人身上提取的细胞创造类器官,研究人员可能发现每种疾病背后特殊的大脑结构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开发出个性化治疗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StemCell》上。
阅读链接:
CellStemCell:研究人员开发出大脑类器官用于研究认知障碍!
3,NatureGenetics同期两篇论文,发现多个失眠症风险基因,并证实失眠与多种疾病相关
来源:BioWorld
年2月25日,Nature杂志子刊,遗传学领域顶尖期刊NatureGenetics杂志同期发表了两篇论文,通过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新的失眠症风险位点及生物学功能途径,并提供了临床见解。
Genome-wideanalysisofinsomniain1,,individualsidentifiesnewrisklociandfunctionalpathways.(对万人的失眠症进行全基因组分析,确定新的失眠症风险位点和功能途径)该研究由荷兰阿姆斯特丹VU大学等16个科研单位合作完成。
Biologicalandclinicalinsightsfromgeneticsofinsomniasymptoms.(失眠症状遗传学的生物学和临床见解)该医院等40个科研单位合作完成。
阅读链接:
超过万人的最大规模失眠症研究:NatureGenetics同期两篇论文,发现多个失眠症风险基因,并证实失眠与多种疾病相关
4,“绕开”致病蛋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基因疗法试验即将启动
来源:生物探索
约25年前,为了寻找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研究人员找到了APOE基因。APOE有时被称为“遗忘基因”,这种基因有三种常见的变体,APOE2、APOE3、APOE4,会增加或减少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很快,研究人员将启动一项“脑洞大开”的临床试验——试图给携带有高疾病风险基因(APOE4)人的大脑“洗澡”,增加会降低疾病风险基因(APOE2)。
这项由曼哈顿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RonaldCrystal领导的临床试验,是对抗阿尔茨海默症的一种新策略,也是基因疗法的新转折。
阅读链接:
“绕开”致病蛋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基因疗法试验即将启动
5,贺永课题组在BiologicalPsychiatry发表论文揭示精神疾病认知受损的脑网络机制
来源: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
年3月1日,《BiologicalPsychiatry》杂志发表了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CommonDysfunctionofLarge-ScaleNeurocognitiveNetworksAcrossPsychiatricDisorders”。
该论文采用精神疾病和健康被试的多模态脑影像大数据(共名被试),揭示了多个精神疾病认知受损的共享脑网络机制及其脑灰质结构基础,并探索了这些脑网络在认知加工中的作用。该论文被BiologicalPsychiatry选为最新一期的“EditorsChoice”。
阅读链接:
贺永课题组在BiologicalPsychiatry发表论文揭示精神疾病认知受损的脑网络机制
6,Science子刊:为机器人复制脑代码,无限接近人类决策
来源:新智元
一份来自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剑桥大学、日本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和谷歌DeepMind的联合研究认为,通过模仿人类大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决策时使用的策略,可以显著增强机器人智能,他们的方法是:将神经科学应用于机器人大脑。最近,这项研究发表在了ScienceRobotics杂志上。
阅读链接:
Science子刊:为机器人复制脑代码,无限接近人类决策
7,10亿美元开发帕金森病疗法,艾伯维达成研发合作
来源:药明康德
Voyager的AAV载体平台有望在大脑内直接产生针对α-突触核蛋白的抗体(图片来源:Voyager网站)
23日,艾伯维(AbbVie)和VoyagerTherapeutics联合宣布,两家公司达成了一项独家全球战略研发合作协议。这次合作将开发针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载体表达抗体(vectorizedantibody),旨在治疗因为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并异常积累导致的帕金森病(PD)及其它与α-突触核蛋白相关的严重神经疾病。
详情链接:
速递
10亿美元开发帕金森病疗法,艾伯维达成研发合作
8,浙大抑郁症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来源:科学通报
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京召开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先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旭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明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张肇西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研究员、北京大学汤超教授、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徐国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解读十大科学进展。
阅读链接:
快来看看谁解读了刚出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前文阅读
1,脑科学日报
eLife:催产素如何作用于群际冲突?JAMAPsychiatry: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药物组合可能更有效;
2,脑科学日报
胡海岚抑郁症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NatureGenetics两篇论文报道多个失眠症风险基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亚洲睡眠医学会第三届睡眠大会年5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从大会上[详细]
女性失眠多梦,通常一早起来就浑身没有力气,困乏。很多女人都有这样的症状,[详细]
亚洲睡眠医学会第三届睡眠大会年5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从大会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