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失眠症疾病 >> 失眠病因 >> 正文

写在第15个世界肾脏日之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18 11:56:43

写在第15个世界肾脏日之后

再次就诊的患者

四年前诊断为恶性高血压的小白两天前又找到我,四年前她的血压/mmHg,尿潜血2+,尿蛋白3+,肌酐多umol/L,考虑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经积极治疗后血压控制正常,肌酐降到多umol/L。后来多次就诊于北京、医院,想做个肾穿明确一下病理类型好对因治疗。但专家们都说她的肾皮质太薄了,穿刺风险太高,已经失去做穿刺的最好时机了,只能对症治疗。

后来她回了老家,没有定期复查。几年不见,小白的肌酐升到多,去年在老家大夫就建议她开始透析治疗。她因为害怕终身透析,没有接受。看着她口罩下浮肿的眼皮、苍白的脸,我问她有没有贫血、心衰,她说鼻出过血、输过血,有夜间闷气、水肿、乏力等不适。我不再说啥,尿毒症该有的并发症都在呈现。征求好她的意见,先住下院再慢慢沟通吧。岁月是把杀猪刀,摧毁了容颜,但我们还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本该风华正茂的岁月却在病魔面前一切都暗淡无光。

世界肾脏日

年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鉴于全球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为提高人们对肾脏的认识,提高重视性,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从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因为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世界肾脏日”、“3.15”仿佛都被搁置在了脑后。看到小白,让我想起这个“慢性肾脏病日”的特殊意义。

肾脏和慢性肾脏病

我们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产尿排毒的,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由肾小球滤过再由肾小管分泌,以尿液的形式排除体外。肾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参与调解血压、钙磷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分泌促红素,刺激和促进骨髓造血;胰岛素、胃肠激素的降解也在肾脏进行。如果肾功能衰竭,代谢将陷入紊乱,产生诸如肾性贫血、难治性高血压、心肾综合征、皮肤损害等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且进入一个恶循环当中。到那时再治疗时,就真的是拿钱换命了。过去进入终末期肾病的病人大多是肾实质性疾病,就像肾小球肾炎此类的,而现在随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人群的增多,进入慢性肾脏病(CKD)、终末期肾病(ESRD)的人数在快速增加。临床上常常把慢性肾脏病看作冰山的一角,在各个科室都可能遇到。所以提高大家对它的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8亿人可能患有CKD,占世界人口的11%-13%。据全球肾脏病健康报告显示,全球每10人当中就有1人患有肾脏疾病,而大多数人对患有肾病并不自知。CK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无法治愈;其病情严重程度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并与临床显著的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相关。因此,这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负担是巨大的。最严重的CKD5期[或称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像小白这样的,除非接受规律的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否则他们的预期寿命很短。

CKD危险因素?

肾实质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1型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感染和炎症(如HIV,肝炎病毒,疟疾,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气候(极度热暴露和脱水)、急性肾损伤、肾毒性药物(如化疗药,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抗菌药,农药,重金属和辐射等)、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尿路梗阻等可导致CKD,还有一些少见的因素如单基因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足细胞病等)、先天畸形(如先天性肾脏、尿道畸形,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在这些因素中,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肾小球超滤过,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亿。研究表明,糖尿病已成为城市居民导致CKD的首要病因。随着各种不良生活方式、肥胖人数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呈现井喷式增长。糖尿病由于高血糖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致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升高,长期造成肾脏纤维化,最终出现终末期肾病。

高血压是CKD的第二常见病因。高血压与肾脏病关系密切,经典理论认为高血压既是CKD的始动因素,又是CKD的进展因素,又是促动CK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一般来说,血压越高,发展至ESRD的风险越高,严格控制血压,尽量达到</80mmHg的靶目标对,可大幅减少肾脏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研究表明,收缩压平均降低20mmHg,尿毒症的风险降低47%,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9%。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延缓肾脏病进展、避免发展到尿毒症期的最主要治疗措施。

肥胖是世界性难题,年到年,全球男性肥胖人口从0.34亿增长至2.66亿,女性肥胖人口从0.71亿增长至3.75亿。年到年,中国男性肥胖人口从70万增长至万,女性肥胖人口从万增长至万,位居世界第一。年中国7~18岁在校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年的11倍和73倍。儿童和青少年是代谢综合征人群强大的“后备军”,应引起各方面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x-lw.com/smby/14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失眠症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