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者间歇性醒等,可产生一些不适的感觉,比如疲倦、乏力、头痛、情绪不佳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一、典型表现1、根据病程分类
(1)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
(2)长期失眠:病程≥3个月。
2、按照病因分类
(1)原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
(2)继发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3)其他:
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就是指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3、失眠患者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入睡困难:躺到床上很久也无法入睡,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睡眠不深、多梦,睡醒后仍感没精神。
(5)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通常少于6.5h。
(6)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日可好转,长者持续。
4、伴随症状
失眠患者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
(1)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
(2)疲倦乏力,无精打采,腰膝酸软。
(3)耳鸣耳聋,视野模糊。
(4)不思饮食,脘腹胀痛,口中无味。
(5)心慌气短,神情紧张,胆怯恐惧,遇事易惊。
(6)白天昏昏欲睡,想睡又睡不着,不该睡时打瞌睡。
(7)社会功能损害:
严重者面对各种问题往往手足无措,不能充分利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阅读、书写和思考变得迟缓,因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导致情绪异常,焦虑烦躁,易激动或情感淡漠。
(8)躯体损害,如心动过速、腹泻、便秘、消瘦、胃十二指肠溃疡、阳痿、性欲减退、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者可有自杀行为。
二、原因导致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的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此外,身体疾病、年龄、环境、药物和食物等因素也可导致失眠。一般年龄越大,失眠的发生率越高。
1、年龄因素
失眠与年龄有密切联系,年龄越大,失眠的发生率越高。
因为人类睡眠所需的时间与其年龄成反比,婴幼儿睡眠时间最长,儿童、青少年依次减少,到了老年则更短。老年人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表浅,易醒,早醒,夜尿多,醒后再入睡难,因而睡眠时间较短,睡眠质量较差。另外,老年人阅历丰富,想事情较多,有的人躺到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安静下来,这也是老年人易于失眠的原因之一。
2、躯体因素
身体适度疲劳有助于入睡,但过度疲劳则会因为太累而无法入睡。许多躯体疾病都可伴随失眠症状,这些失眠症状常与疾病同时发生,并且与疾病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疼痛、瘙痒等会令患者不安而难以入睡。有些躯体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常于夜间发作,以至于不能舒服地睡觉。当躯体疾病好转后,失眠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情绪紧张、心情抑郁、思虑过多、争强好胜、过于兴奋、生气愤怒等均能引起失眠。80%左右的失眠患者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长期的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必然影响睡眠;反过来失眠又可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4、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不佳,如居室矮小,温度不合适(过冷或过热),环境噪声太大,及光线过强均会干扰睡眠。或者睡眠环境发生改变,有的人也会不适应从而影响睡眠。
5、其他因素
(1)起居失常,睡眠节律改变
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无节制的上网、打牌、夜生活等是造成失眠常见的原因。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或跨越时区等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
(2)药物和食物因素
酒精、咖啡、茶叶、甲状腺素、可卡因、皮质激素和抗帕金森病药物。某些药物对睡眠有干扰作用,如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常引起头痛、焦虑、震颤等。撤药反应引起的反跳性失眠。
三、治疗方法医生首先会积极查找引起患者失眠的原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治疗。失眠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1、心理治疗
改变失眠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失眠症的信心。心理和行为治疗是首选的失眠症治疗方法,最常见的是CBTI。长期来看,CBTI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
(1)睡眠卫生
找出失眠患者不良的生活与睡眠习惯,从而帮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2)认知治疗
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失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与态度,使患者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念,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3)睡眠限制
通过睡眠限制缩短了夜间睡眠的卧床时间,增加了睡眠的连续性,直接提高了睡眠效率,并且通过禁止日间小睡,增加夜晚的睡眠驱动力。
(4)刺激控制
通过减少卧床时的觉醒时间来消除患者存在的床与觉醒、沮丧、担忧等不良后果之间的消极联系,重建床与睡眠之间积极明确的联系。
(5)松弛治疗
放松治疗可以降低失眠患者睡眠时的紧张与过度警觉,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睡眠质量。该疗法适合夜间频繁觉醒的失眠患者。
(6)矛盾意向
该疗法假设患者在有意进行某种活动时改变了自己对该行为的态度,态度的变化使得原来伴随该行为出现的不适应的情绪状态与该行为脱离开,让患者直面觉醒(努力入睡却没有能够成功)及失眠所引起的恐惧和焦虑。
(7)多模式疗法
在失眠症的诊疗中,很多临床医师会使用不同组成形式的多模式疗法(刺激控制、放松疗法、睡眠限制)和睡眠卫生教育。
(8)音乐疗法
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得到缓解,也有将患者的注意力从难以入眠的压力中分散出来的作用,这可以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9)催眠疗法
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过放松和想象的方法减少与焦虑的先占观念有关的过度担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
2、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
①BzRAs
BzRAs包括苯二氮?类药物(BZDs)和非苯二氮?类药物(NBZDs)。BZDs主要包括艾司唑仑、三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NBZDs包括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②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雷美替胺,褪黑素MT1和MT2受体激动剂,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及昼夜节律失调导致的失眠症。
③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尤其适用于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症的治疗,这类药物包括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多塞平等。
④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苏沃雷生是一种高选择性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该类药物中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苏沃雷生通过阻断食欲素受体促进睡眠,可以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
⑤其他处方药
如加巴喷丁、喹硫平、奥氮平等。
(2)换药指征
推荐治疗剂量无效;对药物产生耐受性或严重不良反应;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长期使用(6个月)导致减药或停药困难;有药物成瘾史的患者。
(3)停药指征
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考虑逐渐减量、停药;如失眠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症)或生活事件相关,当病因去除后,也应考虑减量、停药。
(4)停药原则
避免突然中止药物治疗,应逐步减量、停药以减少失眠反弹,有时减量过程需要数周至数个月。
3、物理治疗
(1)光照疗法
光刺激影响位于下丘脑控制昼夜节律的视交叉上核,抑制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光照疗法是一种自然、简单、低成本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眼疲劳,也可能诱发轻躁狂。
(2)重复经颅磁刺激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于某一脑区的经颅磁刺激,称为重复经颅磁刺激。
(3)生物反馈疗法
是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的信息进行自身的反馈,患者经特殊的训练后,产生有意识“意念”的控制及心理的训练,达到治疗疾病的过程和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新型物理疗法。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报道多来自于国内的小样本研究,其效果仍需要更严格的临床来证实。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对皮肤的刺激和头痛。
4、中医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症候推荐相应的中药、中成药、针灸等治疗。
心理科普栏目每周三晚八点整都会按时推送关于各种各类心理疾病的科普文章,今天关于“失眠”的分享到此结束啦,下周三不见不散~
图片来源/百度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信息平台
编辑/古小月
关于我们
大成心理工作室是湖南省长沙市星沙地区首家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热衷于心理学应用的普及推广,致力于打造心理学工作者、学习者、爱好者、求助者共同的心灵家园。
工作室聘有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及心理服务机构的应用心理学博士、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10余人,他们均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及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有不同领域专长。
工作室现拥有设备齐全、环境优雅的个体、团体心理咨询室、儿童沙游戏治疗室、心理培训室。
工作室能专长聚焦于儿童青少年游戏治疗及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并能够提供成人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师培训、企事业单位EAP心理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项目,并长期定期开展儿童及成人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x-lw.com/smjc/14741.html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http://pf.39.net/b[详细]
女性失眠多梦,通常一早起来就浑身没有力气,困乏。很多女人都有这样的症状,[详细]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http://pf.39.net/b[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