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失眠症疾病 >> 失眠病因 >> 正文

穴位按摩治失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1 11:11:38
失眠是指经常性睡眠不足,它的表现有三种:

起始失眠:入睡困难,经常到半夜了才能睡着

间断失眠:睡不安稳,容易惊醒,常有噩梦

终点失眠:容易入睡,半夜醒来再难入睡

不管是哪一种失眠,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头昏头痛、四肢疲乏、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症状。睡眠的黄金时间,从医学角度考虑一般为晚上23点至凌晨5点。该时间段为人体各器官排毒时期,排毒在熟睡中进行最佳。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眠、起床,不熬夜,睡前不要看手机,生活规律,如果有睡眠障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睡前适当做些运动,比如梳梳头,也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牛奶,用热水泡泡脚均有助于睡眠,也可睡前听一些缓和的音乐,避免过度兴奋。如果还睡不着,可以试试中医的方法。在《内经》中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将失眠原因归纳为两个原因:一、其余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导致人不能入睡。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也密切相关。所以找对失眠类型,再去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哦!“心”失眠常见于经常熬夜加班的人群,经常熬夜的人会导致身体里的津液减少,长此以往易变成“阴虚”体质,一旦形成阴虚体质,即使精疲力竭,也容易失眠或多梦,睡眠质量低。长此以往,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伴有心慌、面白、头晕等不适。表现为:睡着易做梦,睡醒不解乏此类型失眠,可以将内关、神门、三阴交,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5-10分钟,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点开内关穴大图看得清▲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效果;点开神门穴大图看得清▲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可以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点开三阴交大图看得清▲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对悸,失眠,高血压有不错效果;“肝”失眠“肝”失眠的人群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常常有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不适。表现为:太烦躁而时睡时醒点开涌泉穴大图看得清▲“肝”失眠一般是肝郁引起的肝火导致,可以用手掌心揉擦脚掌心,即涌泉穴,引火下行,平肝抑火。“肺”失眠外邪入体,首先会侵入肺部,导致人体正气虚弱,易心烦,夜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还会伴有口干身热、小便短赤等不适。表现为:病中或病刚好时不能安睡点开太渊穴与迎香穴大图看得清▲这种情况的失眠,可以按揉太渊穴+迎香穴来缓解。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母穴,再加上是肺经的原穴,是肺经原气流注的穴位,因此,按摩太渊穴可以补肺益气。又因为太渊穴是八会穴的脉会,也是脏腑脉气汇聚的地方,因此,按摩太渊穴还可以调节气血,帮助心脉搏动,可以用于缓解心悸心痛等症状。肺气不足按摩太渊穴,可以选择用手指的大拇指按压穴位,重复按压十次左右,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使得穴位感受到酸胀为准。如果有肺热问题,还可以配合点按迎香穴,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肾”失眠常发于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先天体质不足等人群。这多是肾阴虚、心火旺所致,应滋阴补肾。表现为:睡不安、时睡时醒、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点开太溪穴大图看得清▲揉捏肾经上的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能够调动激发身体的原动力,有全身第一大补药的称呼,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点按3-5分钟即可。“胃”失眠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就很难一夜好眠,《黄帝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表现为:腹胀胸闷而难眠点开足三里大图看得清▲遇到因肠胃问题导致的失眠,可以通过足三里缓解。足三里是胃经最主要的大补穴之一,主要功效是调理肠胃,如果经常腹胀、肠鸣、不消化,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呕吐,在每天早上七到九点按压两侧足三里各十五分钟。也曾深受失眠痛苦的困扰,那种想睡又不能睡得感觉至今记忆尤新,找对失眠原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一觉睡到天明。什么?你说还睡不着?那就去找中医大夫喽,针灸、中药都可以。当然,修身养性也很重要哦,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凡事看开些,不要钻牛角尖......(以上内容来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x-lw.com/smby/14638.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失眠症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