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失眠症疾病 >> 失眠危害 >> 正文

失眠症是一种病,还是一种身心疾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6-30 3:38:00

“健康睡眠益智护脑”,这是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失眠是困扰很多糖友的问题,睡眠不好不仅仅是没精神,还会影响血糖控制、认知功能等,并增加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应该说,失眠是一种身心疾病。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我们大约有1/3的时间都处于睡眠之中。睡眠对于巩固记忆、促进脑功能发育、促进体力与精力恢复、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等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相关家居环境标准》年调研结果显示,40岁以上中年群体中健康睡眠者仅占22%。失眠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且失眠症往往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失眠与失眠症

偶尔有一晚无法入睡或是睡得时间很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昨晚失眠了”,这还并不算是一种病,只能说是没有达到失眠症诊断标准的失眠症状。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在6个城市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成人有失眠症状者高达57%。失眠症则是一种病,指的是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自身对睡眠情况不满意,它又可以细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和其他类型的失眠症等。

慢性失眠症需要病程≥3个月,且失眠;短期失眠症则病程少于3个月,失眠频度也不一定要达到每周3次或更高;其他类型的失眠症在临床上做出诊断会很慎重,一般只有在患者不能满足慢性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才考虑做出诊断。

容易失眠的人

01

易感因素

研究发现,失眠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精神疾患等,而且曾经发生过失眠的人更容易再次发生失眠,其再次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4倍。

年龄 失眠症的显著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失眠症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性别 女性患病风险约为男性的1.4倍,该比例在45岁以上人群中甚至增至1.7倍。

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普通人群的新发病率是无家族史人群的3倍。

精神疾患 70%~80%的精神障碍患者均报告有失眠症状,而50%的失眠症患者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

02

促发因素

有一种理论认为,年龄、性别、遗传、性格等易感因素令特定个体对失眠易感,如果又出现了促发因素,比如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应激(如生病、不良情绪),超过了发病阈值,失眠就会急性发生。

01

维持因素

失眠在出现之后,还需要有维持因素的存在,才会达到诊断失眠症的持续时间和频度要求。维持因素指的是使失眠得以持续的行为和信念,包括短期失眠后采取的不良睡眠行为(如延长在床时间),短期失眠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对失眠本身产生焦虑或恐惧。

诊断的五标准

诊断慢性失眠症,要求患者同时满足以下5项标准,短期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与慢性失眠症类似,只是病程标准和频度标准更松一些。

睡眠症状标准

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①入睡困难;②睡眠维持困难;③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④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⑤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日间症状标准

存在以下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日间表现:①疲劳或萎靡不振;②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③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④情绪不稳或易激惹;⑤日间瞌睡;⑥行为问题(例如: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⑦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⑧易犯错或易出事故;⑨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排除标准

排除因某些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失眠,如缺少睡眠机会(如夜里要给孩子喂奶、夜班)、环境不利于睡眠(如光亮、噪音、温度不适等)。如果存在这些客观因素,只能算是睡眠不足。此外,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也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频度标准

至少每周出现3次。

病程标准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如果失眠症状与共存的躯体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如抗抑郁药物、中枢兴奋性药物、心血管药物、麻醉性镇痛药和平喘药等药物及酒精和烟草的使用),在起病和病情演变上相互独立,或是某种治疗对共存障碍疗效显著,但失眠症依然持续存在,属于单纯性失眠症;反之则属于共病性失眠症,临床上通常将其归为其他障碍的症状,并不单独诊断失眠症。

治疗的三目标

慢性失眠症需要进行规范性治疗,而面对短期失眠症,我们首先要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然后给予相应的积极治疗。

目标一

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总睡眠时间要超过6小时、入睡后觉醒时间要少于30分钟,并减少觉醒的次数或减轻其他失眠症状。

目标二

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损害,减少或防止短期失眠症向慢性失眠症转化。

目标三

减少与失眠相关的不宁腿综合征、其他疾病或精神障碍共病的风险。

治疗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估也很重要,应每个月进行1次临床症状评估,每6个月或旧病复发时,对睡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中止治疗后的6个月是失眠症状复发的高危时期,也需要做好评估。

失眠要心药治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应作为首选的失眠症治疗方法(尤其是妊娠期、老年、儿童患者),因为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来看,心理治疗要优于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失眠症的信心,具体方法包括认知治疗、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松弛疗法、矛盾意向疗法、多模式疗法、音乐疗法、催眠疗法等。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接受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有助于更好地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有效睡眠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按需、间断、足量的原则,建议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受体激动剂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抑郁和/或焦虑症的失眠症患者),不建议首选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这些药物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药物治疗应尽量缩短疗程,以控制症状为主,且尽量采用单药治疗,避免联合用药,尽量采用小剂量给药,尽量采用更安全的药物。例如,苯二氮?类药物虽短期内能改善睡眠状况,但可能会增加痴呆风险,且会增加跌倒风险,老年患者应慎用。

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或是已经去除相关病因(如抑郁症等疾病、生活事件),应考虑逐渐减量甚至停药,但千万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失眠反弹,有时减量过程需要数周至数月。

需要强调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宣传能改善睡眠的产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中草药和褪黑素类保健品,这些产品治疗失眠症的证据有限,不建议常规使用,使用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物理治疗

光照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患者容易接受,可作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补充治疗。

中医治疗

心胆气虚证 患者表现为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惊,平素遇事善惊,气短倦怠,自汗乏力,可选择枣仁安神胶囊。

  肝火扰心证 患者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惊醒,伴有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便秘溲赤等症状,推荐服用龙胆泻肝丸。

  痰热扰心证 患者失眠时作,恶梦纷纭,易惊易醒,平素常头目昏沉,脘腹痞闷,口苦心烦,饮食少思,口粘痰多,可尝试服用珍珠末。

  胃气失和证 此类患者的失眠多发生在饮食后,平时脘腹痞闷,食滞不化,嗳腐酸臭,大便臭秽,纳呆食少,推荐使用归脾丸。

  瘀血内阻证 患者失眠日久,躁扰不宁,夜多惊梦,夜不能睡,夜寐不安,并存在其他瘀血表现,如面色青黄或面部色斑,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心悸怔忡。这类患者可选择血府逐瘀丸、七十味珍珠丸等药。

  心脾两虚证 患者表现为不易入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腹胀便溏等症状,可考虑选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

  心肾不交证 患者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同时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推荐方药为六味地黄丸等。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部分患者还可考虑尝试针灸、耳穴、贴敷、药物足浴、导引等中医治疗方法。

hernanxu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x-lw.com/smwh/11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失眠症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